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江晨)打开手机,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生缪金坊看到了本学期完成的劳动实践项目。*近一次是9月15日参加的校内志愿者活动,所有的劳动信息都被罗列得明明白白。
缪金坊使用的是该校的“劳动在线”特色应用。学校从劳动思想性、劳动服务性、劳动创造性、劳动习惯与品质等4个维度对劳动项目进行了分类,设定了志愿服务、校园义工、校园劳动、家务劳动等14个劳动类型。每个类型对应不同的考核要点与考核分,学生在完成任务拿到分值后,应用内会相应形成一个直观的劳育雷达图。同一页面中,学生还可以查看自己的劳动得分、劳动得分排名、劳动时长和劳动时长排名情况。
在劳动任务设置页面,校级和院级管理人员可以发布“定制”和“非定制”两种劳动任务。其中,“定制”劳动主要是指定给学子的劳动任务,如美丽校园创建等;“非定制”劳动则是学生自愿参与的活动,由校层面或院层面发布任务,学生接单完成,如劳模讲座等。发布任务后,任务信息通过应用程序自动推送给学生,形成一条待办。学生自主报名,审核通过后,就可以做任务了。
2020级烹调专业学生冯榆凯自平台上线以来已经参加了6个活动。劳动成长画像页面显示,他的劳动得分排名为全校第二。“将完成任务过程中拍的照片、劳动心得上传,教师们都会给予一定反馈。”冯榆凯说,平台采用双向评分机制,学生也可以给布置任务的教师评分,“就像外卖评分一样”。
浙旅职院现有27位专职劳动教育课教师,学生们给这些教师的评价会在数据后台生成一个“*受欢迎的劳育教师”栏目。此外,学生们每次完成的劳动实践也会被记录下来,折算成劳动素质分,计入年终的综合成绩考评。
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